当Action处理完用户请求时,处理结果应该通过视图资源实现,但将哪个视图呈现给浏览者呢。由<result.../>来决定 Action处理完用户请求后,返回一个普通字符串。整个普通字符串就是一个逻辑视图名。 通过配置文件将逻辑视图和物理视图联系起来。一旦系统收到Action返回的逻辑视图名,就把对应的物理视图呈现给浏览者。 struts2支持多种视图技术。当一个Action处理用户请求后,仅仅返回一个字符串,这个字符串只是逻辑视图名 逻辑视图名可以和很多视图资源关联。例如 JSP,FreeMarker等
一、结果类型
属性 name:逻辑视图名称,应该与Action返回的字符串相同,如果不填写,默认为success type:结果视图类型,不写的时候默认值为dispatcher(请求转发) name是去哪里,type是怎么去。
二、struts内建支持的常用结果类型:
-chain:Action链式处理。当一个Action处理完成之后,系统并不想转发到视图资源,而是希望下一个Action进行处理,此时就需要这个类型。 -dispatcher:请求转发 -redirect:重定向 -redirectAction:重定向到其他Action -stream:向浏览器返回一个InputStream的结果类型(一般用于文件下载)
例子:
struts.xml文件配置 当发送请求demo1时,返回的结果转发到demo2的Action处理demo2 /welcome.jsp /error.jsp
三、不同包之间的请求转发
//因为结果类型都有对应的实现类,我们到请求转发的实现类中发现,有actionName和namespace两个参数,并提供了get和set方法 //使用的是注入的思想,在请求转发之前,先调用setNamespace和setActionName赋值 demo2 /user 重定向也是一样。 /welcome.jsp /error.jsp
四、自定义结果类型
(1)需要实现一个结果类型类,继承StrutsResultSupport类 我们这里面使用我们的验证码小工具,输出一个验证码 至于这个验证码小工具,以前的文章中有详细的说明。
public class VcodeResult extends StrutsResultSupport { @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Execute(String arg0, ActionInvocation arg1) throws Exception { VerifiCode v=new VerifiCode();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=ServletActionContext.getResponse(); BufferedImage b=v.getImage(); v.output(b, response.getOutputStream()); } }
(2)然后再创建一个Action类 ,什么都不用写
public class VcodeAction extends ActionSupport { }
(3)在struts.xml中进行配置
//配置我们自定义的结果类型 //我们还是在我们的原页面,所以不需要指定其他页面,type即为我们的自定义结果类型
(4)我们可以在自定义的结果类型类中添加get和set方法,来方便我们的一些参数自定义。 例如我们添加了weight,height的get和set方法。
我们就可以自定义验证码的长宽等。这也又体现了我们的注入思想。 我们前面请求转发前设置nameSpace和actionName和我们做的其实是相同的操作。
100 100
五、全局结果视图和局部结果视图
我们在包中定义了自己的结果类型,只有在自己的包或者子包中才能使用,在别的包中还是无法使用这个结果类型,为了所有的Action都能使用,我们需要将其变为全局。 我们只需要定义一个包,继承struts2的默认配置文件
然后如果我们需要这个结果类型,只需要我们的包继承这个包即可。 在<global-results>中配置全局参数,所有的action使用这个类型生成的验证码尺寸都一样。
500 1000